北部一日行,第二站。
「深坑」。
▼
來到這裡,先想到老街?還是豆腐?
新北市近郊;
過了碧潭,
很自然地想到這景點。
上一次造訪,
很久了。
▼
老街一寫。
麻油沒買;
家裡還一堆。
招牌算是有著幾分古意。
▼
小魚乾;
當是伴炒豆乾的好物。
▼
一旦成了觀光區;
商業行動就熱絡起來。
「瓦楞招牌」。
▼
有著幾分巴洛克風味的吊燈。
「感覺不是很搭」!
應景,來個黑白世界。
人生,
「滿是彩色也無趣」。
▼
第一個吸引目光的商品;
「幼時的保麗龍飛機」!
玩過嗎?
一樣沒買;
「那價格,下不了手」。
▼
「觀光區都會有的復古柑仔店」。
來尋寶吧。
雖然司空見慣。
永遠沒存滿過的撲滿;
「無論大隻小隻」。
▼
「柑仔水」!
記憶中是這樣稱呼;
「冷凍之後,可以吃更久」。
其實,
下頭那耍白痴的眼鏡;也買過。
「幸好已經長大」。
▼
這,真是看到爛。
「下一站也有」。
▼
廉價的布袋戲偶;
「作工明顯比小時候看得更低廉」。
▼
家裡最缺的打狗棒。
小寶很忌諱買這條狀物。
▼
被老師罰也會偷買的零嘴。
「吃過嗎」?
▼
最愛的糖果!
「只要葡萄口味」。
最是懷念,上頭白白的糖粉!
吃了幾顆;
「味道怪怪的」。
下次不買了。
▼
一般夜市可見的碳烤豆腐;
這次嚐試了。
▼
還不差,
「但不至於驚豔就是」。
隨機挑選,不苛求。
▼
整條街主打的幾乎就是豆腐;
「正宗是那一家」?
與太陽餅一樣。
▼
古早造型的枝仔冰;
「鍾愛花生口味」。
凍、硬!
▼
選了這一家,品嚐深坑的名產。
「古早厝」。
從外頭看去;人潮不少。
鋪子上的大口鼎,
幾乎家家都有。
▼
兼賣閹仔雞;
「閹」,
是個禁字。
默哀。
▼
如果把豆腐類別拿掉;
「熱炒居多」!
適合人多聚餐。
▼
店內裝潢一覽;
約莫就是六零年代風格。
▼
麻辣鴉血臭豆腐;
「賣相不錯」。
▼
海瓜子還不差;
「是說店家會自動炒辣」?
不吃辣可得事前周知。
▼
豆腐孔隙不足;
「個人觀感,入味尚可」。
湯頭略有過鹹;
各地口味不同?
應如是吧。
「感想,還是推崇台北江臭豆腐」。
▼
另外一家有名的豆腐;
下一次吧。
▼
深坑老街整修中;
空氣不是很好。
多數的店家還是有營業。
▼
除了開頭的瓦楞招牌;
這樣也行?!
▼
兩旁整修的長廊下;
Midori被不同的商品吸引。
「顏究豆腐冰淇淋」。
▼
焦糖口味;
「像是布丁底層的風味」。
甜度恰當。
▼
像是小美冰淇淋一般;
卻少了那死甜。
「好吃」!
帶著淡淡的豆香。
▼
品嚐後;
加購了招牌的鮮奶豆腐腦;
「如同鮮奶豆花般的口感」。
▼
悶熱的下午,
來一份真是消暑。
「Push」!
▼
很有創意的提醒;
「是這一家唷」。
最大的收穫;就是這豆腐冰!
「下一站,來去臥軌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