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冬天;跌破眼鏡的寒流一波接一波。
「鮮少落水的台中,也落起惱人的細雨;濕、冷、厭惡」。
▼
聽聞,阿官火鍋的手工丸子有口碑;試試。
新時代廣場,舊名德安百貨;
「改建之後,一掃陰霾」。
假日,人潮更多。
很久沒吃,
阿官火鍋,
晃晃去。
「文末附無意義沒箱子可開文與雜念兩三句」。
滾很大等級,中。
▼
以下評論,僅限新時代廣場之阿官;
「其他分店,未列其中」。
很簡單;
一個過去的日子;
在逢甲,
也是阿官;
「味道迥異」!
▼
下雨、體感溫度五度;新時代廣場。
室內噴泉;
「這時節看了,更冷」。
▼
用餐時分,人群聚集。
食在真功夫?
今天,換一句。
「食在真好玩」!
後表。
▼
沾醬自取;很普通。
不是免洗筷;
「筷套上,開始正名的運動」。
也是該如此。
▼
藥膳鍋底,加上單點;
其他就等吧。
▼
喜歡這木桶;沒原因。
「就菜盤;一般的菜盤」。
這一天的辣椒,有辣。
藥膳鍋底味道很夠。
「只是單純無辣不歡」。
▼
慣性地加點冬粉。寬版的。
份量不多,
搭配白飯就剛好。
▼
湯滾了;飄來不知名中藥香。
有當歸吧。
藥膳湯底,另外加價;
湯頭還算濃郁,內容物不明。
「來阿官,只點這一種」。
▼
一轉眼,吧台的座位滿了。
今年冬天,
「火鍋業者,賺翻了」。
是這樣沒錯。
「沒賺到,那得檢討自己了」。
▼
單點土雞肉條;
口感特殊,每每必點。
土雞肉條的底下,
是一層寬版冬粉;
「冬粉等於有兩份」。
▼
牛培根;水準之中。
▼
綜合手工丸子;擺盤不錯。
▼
開始玩了;只是枸杞跟香菇。
▼
金針菇包涵了藥膳湯底;
養身一絕。
▼
老豆腐與凍豆腐;
來疊疊樂吧。
老豆腐搭上藥膳湯底;
十足推薦。
「完全吸附的快感與香氣,必嚐」。
▼
傻笑的表情;甜不辣煮不爛。
「菜單中沒發現可以單點,可惜」。
▼
呆滯的表情;
「貢丸與凍豆腐的演出」。
▼
土雞肉條,有韌性又軟;
一度懷疑不是雞肉。
▼
很實在的手工貢丸;
「自然滲出的湯汁騙不了人」。
鮮蝦丸,
有吃到蝦子的感覺;
甜味十足。
▼
像不像蝸牛?
「土雞肉條與手工貢丸合體」!
▼
冬粉不夠沒關係;
土雞肉條下還有一份。
▼
繼續玩;
「花椰辣椒青蔥藥膳沙茶冬粉上桌」。
▼
吃飽了;
改裝之後,在地下街用餐、看書、約會的人也多了。
▼
計畫看電影,晚了五分鐘。
不等了。算是撲空。
▼
回家,不會忘記帶上最愛的炸物。
從小,
頂呱呱的味道習慣了;
也找不到可以替代的。
只是越來越少了。
有一段時間,得到青海路才有;
「死心眼,天生」。
▼
剛吃過火鍋,
「解饞就好,來日方長」。
▼
逛拍賣,買的小腳架;
「利用率;零」。
會有用上的時候吧;
負重表現不錯。
全鐵質。
「一百二十九,不含運」。
▼
附近的工地,吵的心神不寧;Midori送了耳機。
利用率;幾乎。
▼
這還不是全部;
丟回收,還沒有一塊錢。
十七歲才接觸電腦;
黑白螢幕與80286處理器。
開機需要1.2MB磁片嘎嘎作響,
倚天中文的年代。
對我而言,
接觸電腦,
「為了三國志II」;
「學打字,只是想看看印表機怎麼列印」。
在那段不知何從的二年,自修;
拿了一堆塑膠卡片。
講台上的工作,
不在規劃中。
寫書,只寫了三分之一;
卻有六百多頁。
意外風雨了一番。
多少聚散,一笑間。
過了,就過了。
沒感覺。
幾天前,經過警衛室;
恰巧,
宅配的車子暫停;
後方名牌,清楚寫著:
「宅配工程師」。
一、兩年前;
跟學生聚餐,酒酣耳熱;
「討論起工程師這三個字的濫用程度」。
沒想到,
當時的戲言,
「司機稱為物流工程師,
竟活脫地出現在眼前」。
人都喜歡外在的名,
為了這個名與皮;
迷失了原來的本質。
▼
「不喜歡丟書;即使已經無所用處」。
只是習慣。
硬被Midori逼著;
沒法子,清掉一些非得做古;哀悼!
還不到五分之一,
資訊類別。
▼
整箱的排線、集線器;
丟這沒啥感覺;不是書。
嗯,又滾很大了。
我知道。